電腦紫外檢測儀
使用說明書
HD-5電腦紫外檢測儀是應用于液相色譜中具有紫外吸收物質(蛋白、核酸、多肽、酶)的檢出儀器。該儀器與層析柱、橫流泵、部分收集器及電腦或記錄儀配套,可組成一個完整的液相色譜分離分析裝置。在柱層析分離過程中,洗脫液流過該儀器樣品池,電腦或記錄儀即可自動繪制出樣品分離的圖譜(吸受峰或透過峰),同時可檢測出所需樣品在部分收集器試管中的分布情況,并隨時監測柱岑溪過程,特別是在摸索實驗過程中,及時改變洗脫條件,以便迅速取得*佳實驗方案。
主要技術指標:
1.檢測波長:220nm,254nm,280nm,340nm
2.流動式樣品池:容積100μl
3.*大流量:10ml/min(特殊要求留、另配)
4.配接記錄儀信號:0-10mV
5.COM接口,電腦自動繪制樣品分離圖譜,數據分析、計算、保存、可打印實驗結果
6.使用環境溫度:0-30℃
7.工作時間:連續
8.電源:220AC 20W
9.保險絲:BGXP-1 1A
使用方法:
一、校對儀器工作狀態
1.選定檢測波長:從有機玻璃盒中取出干涉濾光片(250nm或280nm),插入儀器正面“濾光片”下方小長方孔內,并使其插入到底部位置(插入時應注意使干涉濾光片側面有一直徑為3mm的半球形凹槽朝上)。
2.按下“電源開關”(在儀器后背板上),儀器預熱20分鐘,以便得到較好的穩定性。
3.校對T%~A
a).按下按鍵開關“T”鍵,“透過率T”指示燈亮。調節“調T”旋鈕(順時針調節透過率增大),使數字顯示100,此時透過率T為100%。
b).按下按鍵開關“1A”鍵,“吸光度A”指示燈亮,調節“A調零”旋鈕,使數字顯示000,此時吸光度A為零。
二、配接記錄儀檢測繪制樣品分離圖譜
1.連接檢測儀和記錄儀:連接線有金屬插頭的一端接在檢測儀后背板“接記錄儀”插口上,(次插口輸出信號可同時輸出給部分收集器作為控制信號)另一端“黑”“紅”兩個接線叉分別接在記錄儀“L”“H”兩個輸入插座上。
2.選擇系統*佳工作狀態。
a).校對記錄儀零位
b).記錄儀“記錄紙速度”選擇2cm/h檔
c).記錄儀輸入“量程”選擇10mv檔
d).橫流泵流速視層析柱大小選擇1~10ml/min
3.確定基線:調節“調T”旋鈕,確定基線位置。為防止系統出現負漂移,基線通常調節在大于零的位置上,如記錄儀滿量程的十分之一。讀取A值時注意扣除次數值。
4.確定好基線位置后,即可上樣(特別注意上樣后切勿再改變基線位置)。當洗脫樣品流過檢測儀時,記錄儀即可繪制出樣品吸光度A隨時間h變化的圖譜。
5.按鍵開關2A至0.05A每一檔均表示記錄儀滿量程讀數。
如按下“2A”檔,記錄儀記錄筆指在滿量程位置,此時吸光度為2A,記錄筆指在滿量程50%的位置,吸光度即為1A;如按下“0.5A”檔,記錄儀記錄筆指在滿量程位置,此時吸光度為0.5A,記錄筆指在滿量程50%的位置,吸光度即為0.25A;
選取吸光度量程視樣品濃度而定,通常選取“1A”檔,次檔既便于讀數,也能滿足一般實驗需求。
三、直接與電腦連接檢測、繪制、打印、保存樣品分離圖譜及計算有關數據
1.將儀器后背板“接電腦”插口于電腦COM1串行口用隨機配置的連接線相接。
2.按使用方法“一、”校對儀器工作狀態。
3.將吸光度量程2A~0.05A置任意檔(勿置于T檔)。
4.層析系統準備就緒后開啟電腦,插入光盤,待自動出現“核酸蛋白檢測系統”界面后,按以下步驟操作:選擇“直接運行或本機安裝”/檢測操作/采集COM1/保存(默認文件名為當前日期)/洗脫圖譜選擇/吸光度(默認狀態為1A)/記錄速度(默認狀態為10個小時)。
5.用鍵盤“Home(放大)”和“End(縮?。?rdquo;鍵調節洗脫譜圖在電腦屏幕上的大小。
6.確定基線:調節“調T”旋鈕,確定基線位置。為防止系統出現負漂移,基線通常調節在大于零的位置上,如滿量程的十分之一。讀取A值時注意扣除次數值。
7.確定好基線位置后,即可上樣(特別注意上樣后切勿再改變基線位置)。當洗脫樣品流過檢測儀時,電腦即可繪制出樣品吸光度A隨時間h變化的圖譜。
8.實驗結束:點擊檢測操作/停止COM1采集/確定。
9.工具欄功能說明:
a).單擊工具欄中“ ”按鈕,所繪譜圖全貌不論時間長短將全部顯示在屏幕上。
b).單擊工具欄中“ ”“ ”按鈕一次,屏幕顯示譜圖橫坐標相應展寬或壓縮十分之一。
c).單擊工具欄中“ ”“ ”“ ”“ ”按鈕,所繪譜圖可相應向左移動十分之一幀,向左移動一幀,向右移動十分之一幀,向右移動一幀。
d).點擊工具欄“ ”,按鈕按住鼠標左鍵,用方框選取需要計算面積的譜圖,松開左鍵可顯示該譜圖的面積。該面積是在坐標系統默認狀態下(吸光度為1A,記錄速度為10小時)計算出來的一個無量綱的量。坐標系統改變(即峰形大小改變),其數值不變,此項功能對同一類型樣品提取的得率情況進行比較尤為方便。
e).單擊工具欄“ ”按鈕,可計算所選收集峰的相關數據。方法如下:
用縱向兩根棕色線確定收集范圍:
點擊左邊一根棕色線,移至收集起始點,點擊;
點擊右邊一根棕色線,移至收集結束點,點擊。
用縱向兩根綠色線確定收集峰峰寬:
點擊左邊一根綠色線,移至收集峰起始點,點擊;
點擊右邊一根綠色線,移至收集峰結束點,點擊。
用橫坐標上一根紫色線確定收集峰的基線:
點擊紫色線,移至收集峰基線,點擊。
完成上述選擇后,界面右上方將顯示收集峰的相關數據。
1.雙擊譜圖上任意點,可顯示該點A值或T%值。
2.在菜單“設置”中,可選擇實驗日期是否打印。
3.在菜單“窗口”中,可選擇兩個層析譜圖的排列方式。
四、注意事項
1.對電腦硬件的基本要求
a).電腦在簡體中文Win98.Win2000.WinXP下運行。
b).顯示器分辨率為800*600或1024*768,小字體,256色配置。
c).電腦系統必須正常工作,保證COM1串行口有效。
2.在電腦斷電情況下連接系統接線。
3.上述“點擊”,均指單擊鼠標左鍵。
4.實驗過程中需要切換或選擇適當的洗脫譜圖和吸光度,應在電腦菜單中直接操作(不可改變儀器工作狀態)。
5.加樣錢校對儀器工作狀態,并確定好基線位置,加樣后不可再調節儀器所以旋鈕。
6.實驗結束后在樣品池進口(下端為進口、上端為出口)串入橫流泵,用蒸餾水清洗10分鐘以上,以免樣品粘在樣品池上而影響儀器檢測靈敏度。
7.實驗結束后取出干涉濾光片置于有機玻璃盒中,并保持盒中干燥,切勿接觸有害氣體。禁止用水貨有機溶劑擦拭光片表面。
8.儀器應避免在強光下工作。
9.在儀器通電情況下不得取出樣品池,以免儀器內光電器件受損。
10.環境溫度過低,儀器背后“光源”燈不亮時,按光源“輔助啟動”即可。